文章摘要: 窗簾雖說是家里必不可少的裝飾物,卻也不是裝修中花費較高的事項,因此,不少人在挑選時只在乎其樣式,而往往忽略價格因素。在市場上咨詢后,覺得預算的價格很實惠,但是到真正裝完后卻發(fā)現(xiàn)比原來了解的價格要高出一大截,輔料的費用甚至比布料的費用還要高;
窗簾雖說是家里必不可少的裝飾物,卻也不是裝修中花費較高的事項,因此,不少人在挑選時只在乎其樣式,而往往忽略價格因素。
在市場上咨詢后,覺得預算的價格很實惠,但是到真正裝完后卻發(fā)現(xiàn)比原來了解的價格要高出一大截,輔料的費用甚至比布料的費用還要高;或者根據(jù)商家的建議買完布裝上之后,才發(fā)現(xiàn)其實并不需那么多布……諸如此類的挑選陷阱非常之多,往往讓消費者猝不及防。
一、窗簾陷阱案例:
市民張女士在二環(huán)附近購買了一套新房,裝修時,她來到一家窗簾商店,在購買客廳窗簾時,銷售窗簾的小姐告訴她要按照1:2的比例挑選布料,也就是說,張女士客廳窗戶3米長,需要按照6米的尺寸來購買窗簾布料。對此,商家給出的解釋是,多出的尺寸是做窗簾褶皺的,這樣的重疊會給人視覺美感。
聽了促銷員的話,張女士覺得有道理,而且回想一些賓館也是這樣做的,于是就照商家說的作出挑選。等張女士到鄰居家一看,發(fā)現(xiàn)同樣的窗戶,鄰居家的窗簾只用了4米布,效果也很好。這樣算下來,為了那些美麗的褶皺,孫女士多花了200多元。
事實上,孫女士并不是窗簾行業(yè)黑幕下的唯一受害者,不少初次裝修者都扎進過類似的坑里。下面,小編就為大家揭開七個窗簾行業(yè)的價格黑幕,幫助大家挑選到便宜實惠的窗簾。
二、窗簾挑選七大常見銷售陷阱
陷阱一:以褶皺名義誘導買家多買布
一幅窗簾懸掛出來,自然要有些褶皺才會顯得美觀。正是這個原因,窗簾店老板們便會以褶皺的名義誘導顧客多買布。比如你的窗寬2米,算上左右兩個邊 位,寬度可以增加到2.2米左右,假如你沒做功課就前往購買,老板可能就會告訴你要買6米左右的布,那樣褶皺才會更好看。實際上,從懸掛出來的效果看,布 的寬度一般在窗寬的1.5倍左右就足夠了。
買布前,一定要量好窗的尺寸,并預留些左右兩邊的寬度。到市場后,直接告訴老板剪多少布就行了。
陷阱二:促銷限制條件多
有的商家在窗簾銷售旺季大打促銷牌,承諾打折優(yōu)惠等,但卻對有關(guān)限制條件只字不提,消費者一不注意就交了定金,在結(jié)算時才知道有限制條件,要達到一定的總額才能獲得優(yōu)惠,這時商家會以沒有達到條件限定要求為由不予優(yōu)惠。
陷阱三:模糊花邊用量
一套布料價格僅三四百元的窗簾,取貨時卻要支付八九百元甚至上千元,多出來的費用花在了哪里?答案是“花邊”。為了美觀,消費者在挑選窗簾時大多喜歡加些裝飾,即花邊,這讓商家有了“做文章”的機會。
事實上,花邊的價格雖然不貴,每米10元—20元左右,但用量不少,一些商家在與消費者簽訂協(xié)議時,往往只寫花邊的單價,不注明需要用的尺寸,當消費者結(jié)算時發(fā)現(xiàn)因花邊用量太大而超出預算時,又苦于之前沒有注明交易信息而無法維權(quán),只好商家說多少錢就付多少錢。
陷阱四:輔料貴過主料數(shù)倍
購買窗簾,并非只是買塊布這么簡單,還涉及必須配置的輔料如布帶、花邊、導軌、掛鉤、滑輪、墜子等等大小配件。而這些輔料,就是買家最容易挨宰的地方。一套窗簾下來,所有輔料的費用比主布料還要貴一倍甚至是數(shù)倍。
據(jù)了解,一些檔口的窗簾布報價相當實惠,最低的在20~40元/米左右,但是這些檔口的布帶卻要20~30元/米;手工車工費這一塊,有些檔口不用算,有些則要計算。有從業(yè)人員介紹,不少商家都是能蒙就蒙,你得學會講價了再來買窗簾。
千萬不可只被布的報價吸引,一定要多比較其他輔料的報價,因為各種輔料的費用往往高過布的費用。比如最小的掛鉤一個0.5元~1元,買家可以到專業(yè)市場購買,10元左右就有一大包了。
陷阱五:窗簾尺寸“縮水”
驗收時,很少有消費者會去丈量窗簾布的尺寸是否夠數(shù),這給不法商家創(chuàng)造了可乘之機。例如,有的商家承諾消費者,按其家中窗戶的實際寬度和高度來結(jié)算,即將實際的測量尺寸乘以相應的褶皺比例,讓消費者感覺很公道,但做好后的窗簾尺寸會“縮水”。當消費者發(fā)現(xiàn)尺寸不夠時,商家便會以包邊、損耗、偏差等借口進行解釋。
由于窗簾制作的過程不透明,消費者即便發(fā)現(xiàn)窗簾尺寸不夠也大多沒有證據(jù),只能吃啞巴虧。
陷阱六:收余料宰你沒商量
在專業(yè)市場中,按固定長度賣布也是商家生財之道之一。目前,各檔口的布料都是2.8米長,用不了2.8米的也得用這個長度計算。2.8米長的布足以做到落地的長度,但多數(shù)買家的窗戶都非落地窗,只需2米左右就足夠,那剩余的布料就會比較多。如果你不強調(diào),商家就不會把余料給你,而是將它們留下自行做枕套等出售,這樣你就又多花了不少冤枉錢。
精明的消費者,能省則省。一套房子的窗簾,余料不少,買家可以將它們要回來,或者就在現(xiàn)場讓他們加工成枕套、茶幾布、桌布等,加點車工費,物盡其用。
陷阱七:安裝窗簾另外收費
“購買窗簾時協(xié)議上沒有標明安裝是否收費,可沒想到,安裝工人卻要每套窗簾30-50元的安裝費用”,家住張莊路的王先生今天向消協(xié)工作人員投訴。
據(jù)了解,商家推銷窗簾時不提安裝要收費,但實際上要收取安裝以及支架、螺絲等費用,這也是商家慣用的伎倆。如果消費者只留意窗簾的費用,而忽視后期安裝及配件的費用,等商家把窗簾制作、安裝好了,才發(fā)現(xiàn)需要交付費用就遲了。
?
窗簾的那些事兒!家居窗簾知多少之黑幕篇
本文由入駐排行8資訊專欄的作者撰寫或者網(wǎng)上轉(zhuǎn)載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排行8立場。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paihang8kefu@163.com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上一篇:我們【老總訪談】品牌庫
沉降后澆帶主體封頂多久后澆筑
2025-05-19方形吸頂燈如何安裝和拆卸
2025-05-19智能馬桶防水嗎
2025-05-19沒有布線又想裝燈怎么辦
2025-05-19OSB板是什么板
2025-05-19門窗三性檢測是哪三性
2025-05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