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 鷯哥,是一種善鳴的熱帶鳥類。它們很喜歡鳴叫,且叫聲十分響亮清晰,而且還可以發(fā)出許多種富有旋律的音調(diào),就像是在唱歌,因此有不少鳥友喜歡它們呢。不過,也有不少對鷯哥不熟悉的小伙伴想知道它們的相關信息,那么,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吧!一、
鷯哥,是一種善鳴的熱帶鳥類。它們很喜歡鳴叫,且叫聲十分響亮清晰,而且還可以發(fā)出許多種富有旋律的音調(diào),就像是在唱歌,因此有不少鳥友喜歡它們呢。
不過,也有不少對鷯哥不熟悉的小伙伴想知道它們的相關信息,那么,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吧!
一、基本信息
中文學名:鷯哥 ?
外文名:Common Hill Myna
別名:秦吉了、九宮鳥
拉丁學名:Gracula religiosa
界:動物界
門:脊索動物門
二、形態(tài)特征
鷯哥的體長大概在234-304毫米左右,體重大概在165-258克左右。
鷯哥通體呈黑色,頭部和頸部都具有紫黑色的金屬光澤,頭頂中央的羽毛是卷著的,而且又密又硬,眼先和頭側都被以絨黑色的短羽。
在鷯哥的頭部后方有著兩片桔黃色的肉垂,上體的后頸部、肩部以及兩翅的內(nèi)側覆羽都呈輝紫銅色,下背部、腰部以及尾巴上的覆羽都呈金屬綠色。
鷯哥的飛羽呈黑色,在第2-7枚初級飛羽的內(nèi)翈橫貫白斑,在飛翔時,尤其明顯。
鷯哥的虹膜呈暗褐色且有一個白色外圈,嘴峰呈桔紅色,跗蹠呈檸檬黃色。
三、棲息環(huán)境
鷯哥主要棲息在常綠闊葉林、低山丘陵、竹林、混交林和低山丘陵中,有時它們還會出現(xiàn)在耕地、村寨附近的小樹林以及曠野等處。
四、生活習性
鷯哥是群居動物,平時會聚成3-5只的小群體活動,到了冬天,它們則會聚集成10-20只的大群體。
鷯哥有著較強的社會性行為,若群體中有一只鳴叫,那么其它的鳥會跟著一起徘徊鳴叫。
五、食性
總體來說,鷯哥吃的食物比較雜,不過它們主要吃一些螞蚱、白蟻以及蝗蟲,偶爾也會吃種子以及植物果實等。
六、分布范圍
1.原產(chǎn)地:文萊、柬埔寨、中國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尼泊爾、菲律賓等。
2.引進地區(qū):波多黎各、澳門、香港。
3.區(qū)域滅絕:孟加拉國。
七、繁殖方式
鷯哥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-6月,在這期間,它們會將巢位建在死樹或者腐朽樹木上的天然樹洞里,它們通常會成對或2-3對在同一棵樹上或鄰近的樹上繁殖。
雌性鷯哥每窩可產(chǎn)卵2-3枚,每顆卵呈藍綠色或深栗色,有的卵上面還會夾雜著紅褐色的斑點。
八、種族現(xiàn)狀
目前,由于環(huán)境條件的惡化以及人類的過度捕捉,鷯哥的種群數(shù)量在逐漸減少,為了維護自然界動物的多樣性,已經(jīng)被保護起來了,且列入《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》二級、《華盛頓公約》CITES附錄二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!喜歡鷯哥的小伙伴們趕緊將這篇文章收藏起來吧~
這篇關于鷯哥的科普文,你一定不要錯過哦~
本文由入駐排行8資訊專欄的作者撰寫或者網(wǎng)上轉載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排行8立場。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paihang8kefu@163.com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新加坡貓的挑選指南,鏟屎官們快來get呀!
2024-03-30世界上為數(shù)不多的低泡飛鼠,你了解過嗎?
2024-03-30沒聽過多氏田鼠,不妨看看這份科普小常識
2024-03-30一種不多見的小老鼠——貢德氏田鼠常識科普
2024-03-30謝氏鷓鴣的科普時間到,來看看吧!
2024-03-29原來這就是卡氏田鼠,你知道了嗎?
2024-03-29